本案例获得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第二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
作者简介:
王春安,中共党员,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师,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市厅级项目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 篇,专利 2 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网络安全、大数据、软件、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及实验共计 48 学时。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发展、 SQL 标准、数据库设计、应用以及数据库的安全等方面。“新工科”建设指出要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理念践行,立德树人,全员育人”,课程从顶层进行设计,在数据库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进而实现认知共鸣、理解共情和信念共振,最终达到课程内容和思政建设交融,理想信念自然内化的效果。总体设计思路如图 1所示。

图 1 课堂教学及思政目标总体设计思路
二、思政渗透与章节结合
教学章节 |
教学内容 |
思政案例渗透点 |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 |
数据库发展史 SQL 标准 数据模式结构 |
1. 通过介绍当前国内国外数据库,以及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内知名企业,树立科技强国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 以科技抗疫为例,树立科技兴国的理想信念。 3. SQL 标准发展历程引出工匠精神; 4. 中美数据库之争引出民族认同感。 |
SQL 指令操作 |
数据库安装配置数据库操作 数据表操作 单表及多表操作视图 事务 权限及安全 数据库完整性 |
1. 校园“健康上报”、电子商务网站等例,凸显技术应用,引出科技为人服务,同时鼓励科学创新及工作态度严谨认真。 2. “某 IT 技术人员从删库到跑路”的案例,探讨 IT 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及数据安全 性的问题,增强安全法律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培养诚信价值观 |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设计步骤 E-R 模型 |
1.中美芯片之争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及学习意 识; |
|
设计实例 |
2. 健康码为例,引出正确认识大数据,正确认识科技兴国; 3. 以学校健康上报为例,展现严谨工作作风及科学思维方式。 4. 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数据库 SQL 查询语 句的正确、查询效率的优化都体现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
数据库编程及优化 |
存储过程 函数、变量、流程、游标、触发器、事件存储引擎、索引、锁机 制 |
1. 携程信息“安全门”事件引出安全防御意识,同时增强网络安全思维及技术。 2. 俄乌冲突的网络攻击,增强爱国意识,鼓励奋发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 |
三、教学目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研究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的一门科学。课程应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专业培养、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理解数据库层次结构,掌握数据库安装与配置、SQL 指令、用户权限、索引、事务、数据库优化、编程以及数据备份还原等内容,能运用 SQL 语言解决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查询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
围绕 SQL 国际标准发展和我国数据库标准的建立情况,增强爱国情怀,理解工匠精神;通过对数据库的设计及开发,培养协作观念以及正确规范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库的编程及优化,增强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以及高尚品德和职业操守。
四、案例意义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现实中应用广泛,蕴含众多思政元素,案例与课程结合其意义更多体现如图 2 所示:

图 2 思政案例融入教学意义
五、教学过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超星泛雅网络平台自建课程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课堂上通过微视频、案例讲解、情境教学、课堂讨论,课下通过企业微信平台交流互动等,以思政内容融入并牵引专业知识,运用多媒体和课堂互动讨论,鼓励自由发言,提出创新问题,增加课堂参与度与趣味性,把注入式的被动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体验式教学,在知识传授中弘扬民族精神,做到以思政促知识、促能力,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现以部分教学章节为例展示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建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典型教学案例之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
一、教学内容
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 数据库设计范式
3. 数据建模工具
4. 数据库设计——电子商务网站
二、教学方法
依托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资源,课程通过思政案例引入--教学内容精讲--课堂讨论--项目实践等四步骤进行展开,教学过程包括:
1. 课前预习部分,该部分主要以线上学习、以碎片式学习为主;
2. 课堂教学部分,该部分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主要以多媒体及板书配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3. 课后学习部分,该部分主要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包括线下作业,完成项目,线上答题等多种形式。
三、教学理念
数据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仅仅掌握SQL 语句对数据的操作还不够,还需要研究如何设计合理、规范、高效的数据库。课程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专业培养、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的提升。本章主要基于以下思路进行教学:
1.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全面性;
2. 以实际需求为依托,根据规范设计开发数据库,强调职业素养及诚信价值观;
3.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
四、教学创新设计方案
1. 教学过程整体设计
本章内容以精讲为主,强调实践,授课过程穿插思政案例,整体设计如图所示。

1. 育人设计
(1) 课前思政元素导入
①科技抗疫——粤康码案例:增强科技兴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②中美芯片之争案例:激发爱国热情,通过知名企业华为事例,增强民族自信心。
(2) 课中思政元素导入
①抗疫一线健康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
②精讲数据库设计流程、数据库设计范式及数据建模工具;
③上机、讨论:增强自主能动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创新精神,发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培养诚信价值观。
(3) 课后思政元素引入练习、交流:培养沟通协作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美德
2. 实施过程设计
典型案例 1:“粤康码”是根据应急情况下的防控需要,标识每个人的风险系数,从而让绝大多数无风险者能够自由流动,它的关键在于要实现精准实时赋码。加强对公共数据的筛查、识别和分析,通过数字赋能有序推进人流物流商流畅通,实现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经济运行多目标优化。
思政元素: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实践证明,科技手段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必须切实发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用强大的科学武器保护人们健康安全。
典型案例 2:中美“芯片之争”,从中兴受罚华为被禁,缺芯之痛触动每一个中国人。思政元素:增强爱国意识,鼓励奋发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
典型案例 3:学校的“健康上报”
思政元素:科学的思维,精准的数据,展现严谨工作作风及科学思维方式,培养诚信价值观。
典型案例 4:电子商城项目开发实践
思政元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认真执行工作规范,培养职业素养。
六、教学考核评价
本课程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通过课程的学习,需要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达到应用开发的能力。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两部分,比重各占 50%,其中:
1. 理论考核部分旨在考核对数据库基础知识、SQL 语句、视图、事务、存储过程等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核成绩包括试卷考试成绩(40%)及在线答题成绩(10%)两部分;
2. 实践考核是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开发,主要考核学生从工程实践中提炼问题,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创新、严谨、规范的开发设计思路、过程以及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都加以考量。考核成绩包括实
验成绩(20%)、实训项目成绩(25%)、平时作业成绩(5%)三部分。
七、案例反思
以教学单元为载体,设计开发的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课程思政案例,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爱国情怀,通过案例教学、类比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工程实践中提炼问题,提高识别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实践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理论学习和实验科学结合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过程的细节控制,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思政案例与教学单元,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对主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思政案例融入到课程中,问题导向和学以致用促使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成长与国家建设的关系,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奋斗结合起来,这正是课程思政生命力的关键。
